|
|
 |
新闻详细信息 |
 |
|
|
|
前言 时间:2014-4-4 13:06:48 点击次数:3187 |
前言
我的老师郭笃民先生曾经说过:“吃饭是为了活着,活着是为了艺术。”
黄宾虹先生曾经有对联:“何物动人,二月兰花八月桂; 是谁催我,三更灯火五更鸡。”足以见先辈艺术家为艺术献身的奋斗精神。
若问我有何经验,我只能回答,暂时还不成熟,只不过是我的画个人特点比较鲜明显,题材比较特殊且专一而以。
我的从从艺过程是这样的:学生时期即爱好书画,在家乡小有名气。无奈“文革”期间,求学无门,归乡务农接受教育“教育”,后来去了机关做了合同工,从事一些文化宣传工作,直到五十岁又重操画笔,奋起直追。
花有重开日,青春不再来,当年北风吹,雄心浮尘埃。解衣老无助余温今犹在,怎能任消沉,把笔又重来。
当时心想:“五指粗如棒,身强体格壮,干活是好手,画画也一样。”实际上多年不画了,欲圆旧梦谈何容易!当时留下的小诗记录了我的状态:
穷思苦想心已空。三笔两笔手便停,拙作羞于见世面,画画成了小学生,两耳灌满讥笑声。
一稿初成手出汗,力不从心心茫然,万事从来无捷径,发誓练它“三百天”,治治手抖与腰酸。
画了横幅画竖幅,大幅小幅全是虎,每天一幅坚持练,兴之所至何言苦,跟上潮流莫落伍。
当时是有冲动而无目标,东一把。西一把,心态也很浮躁:欲画猛兽先纵酒欲画猛兽先纵酒,为题新诗乱翻书,所画东西是,挂在农家人人夸,高人见了笑掉牙,何谓俗? 何为雅?梦里云山雾里花。
过了一端时间,反复揣摩感觉到,在几位我崇拜的画虎高手中,刘继卣之虎形神兼备、逸趣横生,最终选择了刘继卣先生的画风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。目标明确了,进步也就快了,几年下来逐渐熟练,所画狮虎豹跃然纸上,尹石先生评价说:“戴奇之画,笔笔不离传统,而又有新意,雅俗共赏。”有几首题画诗记录了当时的狂妄心态: 构思如织网,布局若用兵。落墨狂风起,收笔雷不停。
吐纳凝豪气,挥洒纵激情。草草三五笔,嗷嗷一大虫。
猛气冲天外,大风壮胸怀。挥毫波涛涌,拂袖洗尘埃。
狂妄归狂妄,冷静下来审视自己还差得很远,山不高仙何言名,水不深龙何言灵?今后还要虚心求教通道,加倍努力学习,艺无止境,愿与通道携手攀登,尽享艺术人生。
戴奇写于2013年5月17日64岁生日
|
|
 |
|
 |
|